满面和气,望之便觉亲切。
太后拉过去我的手抚了抚,语义关切,道:“哀家晓得你这些年在外头吃了许多苦,如今回来了,便再没过去的事。这话哀家不仅对你说,也一并嘱咐过皇帝。你们是结发夫妻,该包容时也要包容。”
我无言以对,但太后的嘱咐又不能不从,只能称是。
或许是怜我这番遭遇,太后沉声叹了口气,语重心长道:“昨晚的事,哀家也听说了。你是皇后,这样的事自然要体谅。皇帝也糊涂,为了个嫔妃,竟这样不知轻重。”侧首看竹息,“从前还瞧冯氏安分,如今倒不成个样子了。”
竹息忙道:“太后别怪皇上,是那些女子一味痴缠。”
太后深以为然地点一点头,道:“去传哀家懿旨,让冯氏好生静养,无事就不必出来了。”
我心知懿旨一宣,必定平地又生波澜,忙屈膝跪下,叩首到地,道:“儿臣恳求太后收回成命。”
“这是为何?”
太后赶忙让竹息来扶我。
我推脱不让,再一叩首,道:“母后心疼儿臣,儿臣心中十分感念。万望母后不要动怒,既然是后宫的事,左不过是女人间的小事。母后身子方见起色,不值得为这样的小事废心神。”
关键是,太后这道懿旨一颁,少不得要把我推到风口浪尖上。
我不想平白无故惹人关注,更重要的是,也不想被宸妃定为假想敌,更不想惹皇帝不痛快。
我既然不想跟她争皇帝,又何必眼巴巴赶上去凑热闹?
有时候,成全别人,未必不是成全自己。
倘若那一年,对着那张清纯无辜的脸,我能明白这个道理,或许今天也不会落到这样的结局。
“然而错而不罚,哀家觉得不公。”
“母后心疼儿臣,就是对儿臣最大的宽慰了。儿臣甫回宫,不愿起太多纷争,到底宫中祥和最重要,万望母后成全。”
太后的叹息里有宽慰也有怜惜,垂眸望着我,道:“你虑的也是,皇帝是哀家亲生的,他的脾气哀家知道。只一样,下不为例。你是皇后,该立规矩的时候就该立。后宫女子没有三千也有三百,没有规矩如何服众?你既然已经回来了,过去的事就不必再耿耿于怀了。况且你是皇后,若一味忍让,岂不让人小觑?明白吗?”
“儿臣谨记母后教诲。”
我郑重拜倒,见太后脸上有了笑,才肯让竹息扶起来,手心湿黏黏的。
对着大夏朝最尊贵的女子,我的一言一行、一举一动都关系未来,怎么能不紧张?
如此,太后又谆谆嘱咐我一些事,才放我离开。
回宫路上,乘着巧馨拉着秋昙在说悄悄话,明慧凑近我低声问:“娘娘何必替她求情。这样不知分寸,日后必成祸害?何况……”
明慧一向懂世情知分寸,很少有这么喜怒显于色的时候。
我微感诧异,却没吭声,只望着远处一株含苞未开的月季出神。
想起那年的情人节,于凯错把月季当玫瑰捧回来,逗得我笑了整整一个月。
其实从来都是这样,越简单,越幸福。
正出神,从前方传来一把极凌厉的声音:“这步摇上的点翠不够精致,你们内务府的人就是这么当差的?”
“回娘娘,但凡有好的,都尽先送去娘娘宫里头了。娘娘若嫌奴才们手艺差,奴才这就命人去各地遍寻手艺工匠。”
“言下之意,是本宫太挑剔了?本宫倒瞧你在内务府待太久,糊涂了,一味讨好不该讨好的人,自讨没趣!”
这话我听明白了,敢情是在指桑骂槐,指着步摇骂得别有所指。
这女人很大胆,也很有趣。
喜欢废后请大家收藏:(www.daoisms.cc)废后盗墓笔记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