但是贾琏称病,家里马上又要开祠祭祖,贾母自然就不好多留客人,心里这才有些怨念。
“叫你过来不为别的,是为了你琴妹妹的事。
那梅家我看也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人家,空负翰林之名。
既然是他们毁约在先,也别怪我们不讲情义。
之前也就罢了,如今你封了国公,为你妹妹拿回她的婚书,对你来说应该不难吧?”
贾琏看了看宝琴,又看了看神色关切的贾母和王夫人,忽然明白了什么,点头笑道:“是不难。”
贾母顿松了口气,笑着摸了摸宝琴的脑袋,宝琴则是羞涩的低下头。
贾母见状也不逗她,抬头继续问贾琏道:“听说你早上把林丫头和宝丫头都带出去了,说是出城郊游。
还单单只带她们两个,不论云丫头怎么求你,你都不愿意多带她一个,可有这回事?”
贾琏愕然道:“老祖宗听谁说的?”
贾母两手一摊,示意左右。
王夫人则笑道:“之前云丫头在老太太面前撒娇,说她早上分明撞见你要带林丫头和宝丫头出城郊游,但是偏偏她怎么哀求,你都不带她,甚是偏心。”
贾琏无语。之前虽然听说湘云把这件事传开了,但也只以为是在园子里对着探春等人发发牢骚,没想到她还跑到贾母这边来说了。
真是个大嘴巴。
当然也无所谓了,反正他已经打算自己公开了。
他看了一眼屋里,忽然问道:“怎么没见宝兄弟?”
贾母没好气道:“之前叫你不出来,你们太太就让你宝兄弟帮你送客去了。”
贾琏点点头,对王夫人表示了一下谢意,然后笑道:“老祖宗,你说我把宝丫头也娶进咱们家好不好?”
贾琏这话,直接让屋里众人愣住了。
连有所预料的贾母和王夫人也一样。
原本她们也只以为贾琏只是格外青睐宝钗一些,所以才会做出只带宝钗和黛玉出城的事。
最多就是心里有些想法。
这也是贾母开口问这个问题的原因。
谁知道贾琏一开口就是明牌!
要知道这可不是私下,屋里还有好些丫鬟婆子呢。
贾琏这么明目张胆的觊觎人家闺女,要是人薛家不同意,那基本就是往后不相往来的局面。
好在都知道贾琏不是无的放矢之人,因此贾母沉吟了一下,道:“好自然是好……你怎么个娶法?”
“自然是和林丫头一样。”
“你和薛家商议过了?”
“嗯。”
“薛姨太太答应了?”
“嗯。”
“凤丫头和林丫头那边呢?”
“都和她们说过了。”
“她两个没和你闹?”
“没有,她们都很大度,很好说话的。”
尽管并不觉得凤姐儿和黛玉大度好说话,但是贾琏既然敢这么说,想来是使了什么法子解决了纷争。
因此贾母仔细想了想,露出了笑容:“若是如此,倒果真是件好事,你们两个觉得呢?”
贾母看向邢夫人和王夫人。
邢夫人左右瞅了瞅,老脸菊花笑:“呵呵呵,今儿可算是双喜临门啊。薛家丫头我早就说她好,将来也不知道便宜哪家小子!
还是我们家琏儿有眼光,有本事,不声不响的就把人骗……把人……总之,是好事,呵呵呵。”
贾母懒得理会邢夫人,继续看着王夫人。
王夫人面色就复杂多了。
但是面对贾母的目光,她还是点头道:“确实是件好事。”
贾母笑了,回头看着贾琏:“你既然把凤丫头她们和薛家那边都说定了,想来也不用我去帮你说和,那你和我说这话是何意?”
贾琏微微一笑:“想请老祖宗帮忙做个媒。”
贾母这下是真的坐起来了。
“做媒?”
“是。”
贾琏神色忽然郑重了许多:“宝丫头这般优秀,跟了我算是委屈了,所以我想要请个身份尊贵,又德高望重的人出面帮我们保这个媒。
思来想去,竟觉得还是老祖宗最合适。”
贾琏这话说的贾母老怀大慰,但她还是仰作思量,问道:“这回你怎么不找你外公帮你保媒倒想起我来了?是张老太爷身份不够尊贵,还是德不够高,望不够重?”
“我外公当然身份够尊贵,也足够德高望重。
但是林丫头的事已经劳烦过他一次了,哪有次次请他老人家出面的道理。”
“这样啊,我还以为你心里只有你外公这一个长辈呢。”
贾琏哪知道贾母竟还像是吃醋的样子,作势抹了一把汗道:“老祖宗说的哪里话,上次不是因为林丫头也是您的外孙女,哪有请女方长辈出面保媒的说法?
要不然,上次林丫头的事,孙儿就劳烦您了。”
贾母哼哼一声,却也笑了起来,道:“既如此,我就应下这个保山!不过,事成之后你给我多少煤谢钱啊?”
“呵呵,谁不知道老祖宗是个大富翁,还会贪图孙儿那点煤谢钱?
不过是孙儿有的,只要老祖宗看上了,孙儿立马派人给您送来。”
贾母配合的哈哈大笑,她是真的乐意于帮贾琏保这个媒。
虽然不知道贾琏是如何说服薛家的,但是只看贾琏之前一点风声没漏,偏偏暗地里已经把所有的利害方都解决了。这不出手则已,一鸣惊人的态势,便知道他对这件事的重视。
想来薛家丫头在他心里即便不如林丫头,也不会相去太远。
应下这个保山,也算是对贾琏多了一份恩情,多一份恩情,自然就会让贾琏与贾家的关系更加密不可分。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