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路两位总兵,被黄衣贼打的落花流水。
前段时间传回来的消息,云南黔国公沐天波开城投降。
云南已经被黄衣贼拿下,贵州也未必能保得住,弄不好广西也要丢了。
但只要他们这一路取得突破,越过奉节联系到川东地区的土司。
凭借他们石砫马家和母亲秦良玉的声望,里应外合占据川东不难。
大明朝还有希望翻盘。
要不是母亲带着白杆兵精锐去勤王,有白杆兵镇守四川。
凭借黄衣贼初期的实力,他们未必能打下四川。
“夫君,你看看头顶上,这是不是黄衣贼,在报纸上常说的热气球。”
张凤仪脸色巨变,他们现在已经知道,黄衣贼打下剑门关和蓉城,主要靠的就是热气球。
马祥麟听到之后,神色也是一变,抬头看向天空。
他看到只来了两架热气球,这才放心下来。
“凤仪,你不用害怕,黄衣贼如果用热气球投弹,他们都是出动上百架热气球。
这只来了两架热气球,估计是黄衣贼的侦察兵,来侦查我军的情况。
热气球飞得太高,我们的弓箭根本打不到。
陈总兵那里的火枪兵,也打不到飞在高空的热气球,我们拿热气球根本没办法,不用理会这个东西。”
马祥麟继续指挥白杆兵,进攻黄衣贼的炮台。
张凤仪心中还在担忧热气球,她不断抬头,看着热气球的情况。
“夫君,热气球向下抛一些纸片,这应该是黄衣贼的传单,他们在蓉城就用过这一招。”
“凤仪,黄衣贼在蓉城用过这一招,他们针对的人,那也是读书人。
这招对我们这里完全没用,我们白杆兵和陈总兵的部队,大部分将士都不识字。
我了解到,陈总兵和我一样,他也不识字。
黄衣贼用这种办法,那就是在对牛弹琴。
全军十几万人,找不出来一百个识字的人。”
马祥麟信心十足,黄衣贼用其他办法,他还要担心。
用这种办法,那完全是浪费资源。
大明文盲率高,大明军中文盲率极高。
军户除了逃亡,只能当兵。
除了世袭的将领,其他人家也养不起读书人。
军人不识字,也不影响他们升迁,基本没有军户去花大价钱去识字。
张凤仪观察着黄衣贼的传单。
她总觉得黄衣贼是很精明的一个势力,绝对不会出现这么严重的差错。
黄衣贼发放的传单,肯定能达成黄衣贼的某种目的。
热气球洒下大量的传单,这些传单随风飘荡,播撒到军阵中的大部分地区。
“小蝶,你带着人去收集几份传单。”
张凤仪对她的亲兵吩咐道。
有一张传单飘到张凤仪脚下,她好奇的捡起来。
看到这张传单的内容,她就忍不住哭出来。
传单上面,正面是石砫小学学生马万年上课的画面。
背面是石砫小学一年级学生,马万年写给他家人的一封信。
【敬爱的奶奶,亲爱的爹娘,我是马万年。
我在石砫这里一切安好,现在正在学习写字。
家里面除了一些消失的叔叔伯伯,其他人都建在。】
“是万年,万年他没有死,我儿子还活着。
这是万年写的字,我小时候教他识字,只学了一半,有些字没掌握好。
这种字迹只有他能写出来,其他人模仿不出来。”
马祥麟听到张凤怡的话,他立刻冲了过来。
“凤仪,你说什么?你有咱们儿子的消息了。”
张凤仪把传单递给夫君。
“这是黄衣贼发放的传单,我随手捡了一张,上面有万年的画像和书信。”
马祥麟拿着这张传单仔细观看。
上面是石砫马家大寨祠堂的景象。
祠堂里面摆满了桌椅,还有一个涂满墨绿色的水晶(玻璃)板。
一群小孩坐在桌椅上,表情恭敬的看着一个女人。
他们穿着统一的服装,手里都拿着一本书。
这群孩子,最为突出的人,有他儿子马万年。
旁边还有他侄子马万峰,他小弟马祥坤。
传单的背面,有这些学生写的信件。
看着这张画上的内容,哪怕他上面的字一个也不认识。
马祥麟也能看出来,自己儿子所处的地方是学堂,他正在读书。
儿子现在已经能上学堂,那证明他过得非常好。
不是他们想象的那样,儿子和族人都处在水深火热之中。
“凤仪,我看这上面还有字,这是说的什么事情。”
马祥麟向他妻子张凤仪问道。
他妻子出身大家族,岳父也是一名官员,从小就识字。
张凤仪说道:“这是黄衣贼在我们寨子里成立小学。
他们派遣老师,让所有适龄儿童都去读书,费用由石砫屯垦兵团出。”
“这和那些人传的不一样,他们说黄衣贼把我们族人都当成奴隶。
特别是屯垦兵团,这些人简直是畜生,女干?掳掠无恶不作。
我之前就不太相信,黄衣贼那种作风,就不像是能干出这种事的诸侯。
现在看来,这些人完全是颠倒黑白。”
小蝶很快抱着一摞传单走了过来。
“夫人,我不识字,看到内容不一样的传单,我就都给拿过来一份。”
“黄衣贼播撒下这么多不同内容的传单,他们到底要干什么?”
马祥麟带着疑惑,翻看这些黄衣贼的传单。
他因为不识字,看传单与普通士兵具有相同的感觉。
黄衣贼明显是知道,明军大多数人都不识字。
这些传单正面都是连环画,背面才是介绍这些东西的文字。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